t1113p370

标签: 金正恩

金正恩:永世不忘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7月27日,朝鲜平壤牡丹峰区的友谊塔前,

金正恩:永世不忘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7月27日,朝鲜平壤牡丹峰区的友谊塔前,

金正恩:永世不忘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7月27日,朝鲜平壤牡丹峰区的友谊塔前,金正恩缓缓放下花圈,鞠躬致敬。这一天是《朝鲜停战协定》签署72周年纪念日。朝中社的报道让无数人想起72年前那场改变亚洲命运的战争——1953年7月27日深夜22点,板门店的签字桌上,中朝代表与“联合国军”代表共同按下手印,一场持续3年零1个月的血火之战,终于画上句号。友谊塔不是普通的纪念碑。1959年,朝鲜政府在平壤最显眼的位置建起这座白色大理石塔,塔身刻着134块云纹砖,象征中朝两国“风雨同舟”。塔内保存着11.4万册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名册,每一页都浸透着血与泪。金正恩每年都会在停战纪念日前来献花,2025年也不例外——他弯腰整理花圈缎带时,缎带上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永垂不朽”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这场战争对朝鲜有多重要?数据会说真话:朝鲜战争中,中国出动240万志愿军,19.7万人长眠异国;朝鲜则动员全国1/3人口参战,25万士兵战死。金正恩在献花时说的“永世不忘”,不是口号,而是刻在民族记忆里的誓言——没有志愿军的“雄赳赳气昂昂”,就没有今天朝鲜的立国之本。1953年的板门店,签字笔划过的不仅是纸面,更是一个时代的分水岭。美国原以为3个月就能结束的战争,被中朝联军拖成拉锯战。上甘岭的炮火密度超过二战最高水平,志愿军用血肉之躯挡住钢铁洪流。停战协定生效那晚,板门店的钟声响了整整10分钟,全世界都听见了:亚洲不再是可以随意践踏的“后院”。72年过去,世界变了,但中朝友谊没变。金正恩献花时特意提到“祖国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这话里有两层深意:一是朝鲜始终把志愿军视为“并肩作战的兄弟”,二是中朝用鲜血证明,小国也能靠团结打败霸权。如今朝鲜的核威慑、中国的军事现代化,某种程度上都是那场战争的“遗产”——它让亚洲国家明白:尊严,得靠自己争取。金正恩把这仪式感拉满,也代表了友谊塔不是摆设,它像一本活的历史书,每年提醒朝鲜人:今天的和平,是爷爷辈用命换来的。金正恩去献花,相当于对着全国人民说:“咱不能忘本。”而且这情分是“打出来的”。中朝不是“酒肉朋友”,是战场上背靠背的战友。志愿军帮朝鲜守住了国土,朝鲜也用全国之力支持战争——这种过命的交情,比任何外交辞令都实在。现在国际局势复杂,中朝加强传统友谊,其实是在告诉世界:亚洲的事,亚洲人能自己解决。72年前的停战协定证明了这一点,72年后的今天,这种“亚洲自信”依然需要。金正恩献花那天,平壤下着小雨。友谊塔前的松柏在雨中更显苍翠,就像中朝友谊——历经血火,却愈发坚韧。72年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毕竟,和平需要守护,而守护和平的人,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为它献出生命的人。
朝鲜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和中国有关,金正恩一出手就是大动静,先说要派3万人去

朝鲜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和中国有关,金正恩一出手就是大动静,先说要派3万人去

朝鲜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和中国有关,金正恩一出手就是大动静,先说要派3万人去俄罗斯帮忙,接着又宣布要重新开通平壤到北京的火车。韩国媒体爆料,朝鲜准备派3万名建筑工人、医生这些技术人员去俄罗斯,主要到乌克兰那边的顿巴斯地区帮忙修房子、搞建设,这些人归朝鲜军队管,工资直接打给朝鲜政府,每个人每个月能赚500美元左右。其实这就是朝鲜在变着法子帮俄罗斯,现在俄罗斯打仗缺人,朝鲜正好缺钱,这些工人过去干活,朝鲜一年能赚将近2亿美元,而且俄罗斯说不定还会给朝鲜粮食、石油当报酬,这对吃不饱饭的朝鲜来说可是雪中送炭。停了三年的中朝国际列车马上要重新开通了,这趟绿皮火车以前特别热闹,每年有10万多人坐,现在重新开通,说明朝鲜准备慢慢恢复和外面的来往。有意思的是,就在前几天,中国、俄罗斯、朝鲜的副外长刚在俄罗斯开完会,朝鲜的报纸最近还突然开始报道中国的经济新闻,很多人觉得这是朝鲜想学中国搞改革开放的信号。朝鲜在打什么算盘?金正恩这步棋下得挺精明,既能通过向俄罗斯输出劳动力赚取外汇,又开通跨境铁路搞贸易创收,同时避免直接派兵援俄引发外交纠纷,只派遣工人干活,还能缓解国内困境,毕竟朝鲜今年接连遭遇洪灾和粮食短缺,扩大对外往来多少能搞到些物资补给。专家说,朝鲜现在就像走钢丝,一边要应付美国、韩国他们的打压,一边还得想办法让老百姓能吃上饭,这3万工人和一趟火车,看着不起眼,但对朝鲜来说可能就是救命稻草。别人怎么看?韩国说要再加码制裁朝鲜,日本赶紧跟美国商量怎么防导弹,美国更生气,说让朝鲜工人去修乌克兰被炸的城市,简直是在打全世界的脸。不过对中国丹东做边贸生意的人来说可是好消息,有个老板说,火车停运这三年,他仓库里压了300多万的货卖不出去,现在终于能往朝鲜发货了。朝鲜这一手"既要又要"玩得挺溜,说白了就是:既要站着把饭要了,还不能跪下来求人。派工人去俄罗斯这事,看着是帮忙,实则是做生意,朝鲜现在穷得叮当响,3万人出去打工,赚的钱够全国花一阵子了,而且俄罗斯现在被制裁,朝鲜敢跟他做生意,也是看准了没人能把他怎么样。开火车到北京就更聪明了,朝鲜知道光靠俄罗斯不行,还得抱中国大腿,但又不能表现得太急切,所以就慢慢恢复往来,就像两个人闹别扭后,先发个微信试探一下,看对方回不回复。不过最让人担心的是俄罗斯,现在俄罗斯打仗缺人缺得厉害,连朝鲜工人都要,万一真让朝鲜工人去修乌克兰被炸的城市,那不就等于承认这些地方是俄罗斯的了?这事要真成了,以后国际社会还怎么管朝鲜?要我说,朝鲜这是被逼出来的招,美国、韩国天天喊打喊杀,国内老百姓又吃不饱饭,只能东边要点饭,西边赚点钱,但这一招能管用多久,还真不好说,毕竟现在全世界都盯着呢,就看美国和中国怎么接招了。
金正恩敬献花圈!!!缅怀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铭记抗美援朝历史功绩据朝中社今日(7月

金正恩敬献花圈!!!缅怀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铭记抗美援朝历史功绩据朝中社今日(7月

金正恩敬献花圈!!!缅怀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铭记抗美援朝历史功绩据朝中社今日(7月27日)消息,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于前一日(26日)前往平壤牡丹峰区的友谊塔,敬献花圈以缅怀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当日正值《朝鲜停战协定》签署72周年纪念日。1953年7月27日,历时3年零1个月的朝鲜战争宣告结束。当日,中朝方面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代表在朝韩边境板门店签署《朝鲜停战协定》,并约定该协定于当晚22时正式生效。此次停战标志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终结。在《朝鲜停战协定》签署72周年之际,金正恩在献花圈时表示:"朝鲜人民将永世不忘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在祖国解放战争中建立的不朽功勋。这些英雄用鲜血和生命在战争史上铸就了辉煌业绩,为捍卫国家独立与尊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金正恩同志在7月26日祖国解放战争胜利72周年之际参谒友谊塔并以金正恩同志的名义

金正恩同志在7月26日祖国解放战争胜利72周年之际参谒友谊塔并以金正恩同志的名义

金正恩同志在7月26日祖国解放战争胜利72周年之际参谒友谊塔并以金正恩同志的名义向友谊塔敬献花圈。金正恩同志表示,我们会永志不忘载入祖国解放战争伟大胜利史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战斗功勋和功绩。抗美援朝伟大胜利72周年烽火问鼎计划​​​
金正恩向中朝友谊塔献花圈:“永志不忘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朝中社7月27日报道,

金正恩向中朝友谊塔献花圈:“永志不忘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朝中社7月27日报道,

金正恩向中朝友谊塔献花圈:“永志不忘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朝中社7月27日报道,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26日在朝鲜首都平壤参谒中朝友谊塔,纪念朝鲜祖国解放战争胜利72周年。七十余载烽烟散,塔尖星光映肝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吾辈自强!不过话说回来,金正恩在把握时机、踩准节奏方面,还是挺厉害的。对比叙利亚、利比亚等国,金正恩算得上是全球最强80后。
金正恩参谒中朝友谊塔并敬献花圈。​​​

金正恩参谒中朝友谊塔并敬献花圈。​​​

金正恩参谒中朝友谊塔并敬献花圈。​​​
金正恩出手作出前所未有举动下了一个命令根据朝鲜中央通讯社周四的报道,金正恩

金正恩出手作出前所未有举动下了一个命令根据朝鲜中央通讯社周四的报道,金正恩

金正恩出手作出前所未有举动下了一个命令根据朝鲜中央通讯社周四的报道,金正恩周三指导了一次炮兵射击演习,主要是测试战斗部署,还有在沿海环境里对意外出现的敌方目标进行攻击的能力。同一天,金正恩还强调,朝鲜军人必须加强战斗力,维持一支“随时可以立即参战的军队”。咱先说说这次演习的具体情况。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的时候,虽然没明说演习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但结合其他消息来看,很可能是在朝鲜东部沿海地区进行的。因为朝鲜东部靠近日本海,战略位置挺重要,而且之前也有过类似的军事活动。这次演习的主角是朝鲜人民军的炮兵部队,他们在沿海环境里模拟了对意外敌方目标的攻击。这就说明,朝鲜可能在针对海上的潜在威胁做准备,比如敌方舰艇或者登陆部队。金正恩在这次演习里的表现也很值得关注。他亲自指导演习,还强调军队必须“随时可以立即参战”。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朝鲜这些年一直面临着外部的军事压力,尤其是美韩联合军演,动不动就搞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朝鲜肯定得有所回应。金正恩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展示朝鲜军队的战斗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国内民众吃颗定心丸,告诉大家国家有能力保护自己。再看看朝鲜近期的军事动态,就更能明白这次演习的意义了。这些年,朝鲜隔三岔五就会进行导弹和火炮试验,特别是在美韩联合军演期间。比如2024年1月,朝鲜在西部海域进行了大规模火力演习,发射了200多发炮弹,就是为了回应美韩的军事活动。还有2025年3月,美韩举行了代号为“自由护盾”的联合军演,规模比往年还大,朝鲜自然不会坐视不管。朝鲜的军事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就拿炮兵来说,他们装备了不少先进的武器,像M-1978“谷山”自行火炮系统,射程能达到几十公里,还有240毫米多管火箭炮,威力也不小。这些武器要是部署在边境附近,对韩国的威胁可不小。而且朝鲜还在发展战术导弹,比如火星-11丁型战术导弹,射程虽然不算特别远,但一车能装四枚,火力密度大,在战场上能发挥不小的作用。金正恩这次强调加强战斗力,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朝鲜这些年一直在推进军队的现代化,从武器装备到作战理念都在不断改进。比如他们在2025年下水了新的驱逐舰“姜健”号,还计划每年建造两艘5000吨级的驱逐舰,这说明朝鲜在海军建设上也没闲着。金正恩这么做,就是想让朝鲜军队具备全方位的作战能力,不管是陆上、海上还是空中,都能应对自如。国际社会对朝鲜的军事行动一直很关注。每次朝鲜进行导弹或火炮试验,韩国、美国和日本都会做出反应。比如2025年3月的美韩联合军演期间,韩国疏散了延坪岛和白翎岛的居民,就是怕朝鲜的炮弹误落。美国也会增加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比如部署航母和隐形战机,来展示自己的军事实力。中国外交部则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解决问题,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朝鲜的军事行动也对地区局势产生了影响。美韩的联合军演和朝鲜的回应,让半岛局势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虽然双方都没有采取实质性的军事行动,但这种互相威慑的局面很容易导致误判,甚至引发冲突。朝鲜这些年一直强调“以超强硬对强硬”,但同时也在寻找外交途径解决问题,比如金正恩在2024年还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致慰问电,这在以前是很少见的。不过,朝鲜的军事发展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国际制裁一直是个大问题,限制了朝鲜获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渠道。虽然朝鲜在努力发展自己的军事工业,但技术和资金的不足还是制约了他们的发展。比如朝鲜想通过加密货币和跨境电商来绕过制裁,但技术和国际监管的限制让他们很难做大。金正恩这次的举动,其实也是在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那就是朝鲜不会屈服于外部压力,会继续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但同时,朝鲜也希望通过对话来解决问题,毕竟长期的军事对峙对谁都没好处。未来,朝鲜的军事动态还会继续受到关注,大家都在看朝鲜会如何在展示实力和寻求对话之间找到平衡。金正恩指导炮兵射击演习并强调加强战斗力,是朝鲜应对外部军事压力、展示自身实力的重要举措。这背后既有对当前局势的担忧,也有对未来发展的考量。不管是朝鲜还是其他国家,都得在维护自身安全和地区稳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不然局势很容易失控。
金正恩被韩国泼了一盆冷水韩国24日公开对外确认表示:首尔目前不打算邀请朝鲜

金正恩被韩国泼了一盆冷水韩国24日公开对外确认表示:首尔目前不打算邀请朝鲜

金正恩被韩国泼了一盆冷水韩国24日公开对外确认表示:首尔目前不打算邀请朝鲜参加即将在韩国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不过,但韩国外交部表示,平壤仍有可能参加。韩国外交部周四向NKNews发表声明称:“朝鲜不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国,原则上没有资格参加APEC峰会。不过,近年来,东道主国偶尔会邀请非APEC成员国参加峰会期间的非正式讨论。”
金正恩被韩国泼了一盆冷水韩国24日公开对外确认表示:首尔目前不打算邀请朝鲜参

金正恩被韩国泼了一盆冷水韩国24日公开对外确认表示:首尔目前不打算邀请朝鲜参

金正恩被韩国泼了一盆冷水韩国24日公开对外确认表示:首尔目前不打算邀请朝鲜参加即将在韩国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不过,但韩国外交部表示,平壤仍有可能参加。韩国外交部周四向NKNews发表声明称:“朝鲜不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国,原则上没有资格参加APEC峰会。不过,近年来,东道主国偶尔会邀请非APEC成员国参加峰会期间的非正式讨论。”
朝鲜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和中国有关。金正恩一出手就是大动静,前几天说要派3万

朝鲜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和中国有关。金正恩一出手就是大动静,前几天说要派3万

朝鲜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和中国有关。金正恩一出手就是大动静,前几天说要派3万人去支援俄罗斯,这两天又宣布即将恢复平壤到北京的客运列车。先说派3万人去帮俄罗斯这事儿,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俄乌打了这么久,两边都快耗不住了。俄罗斯前线一直缺人,去年公开招了好几轮兵,今年还在补。朝鲜要是真派3万人过去,哪怕这些人不直接打仗,只是搞搞后勤、修修工事、站站岗,也能把俄罗斯的正规军腾出来,用到最关键的地方去。这里面有实打实的好处交换。朝鲜被西方制裁了这么多年,缺能源、缺技术。俄罗斯有石油、天然气,还有苏联留下的不少军工本事。2023年11月金正恩去俄罗斯远东的时候,两边签了个《军事技术合作备忘录》,说好了朝鲜帮着造弹药,俄罗斯帮着建卫星导航的地面站。韩国情报院统计过,2024年第一季度,朝鲜就给俄罗斯运了30万发122毫米炮弹,俄罗斯则给了朝鲜10套“格洛纳斯”导航系统的零件,这些东西直接让朝鲜的“火星-17”导弹打得更准了。在西方的层层封锁下,这种互相帮忙的合作,成了两国打破封锁的办法。再说说平壤到北京的客运列车恢复这事儿。这条铁路1954年就有了,全长1300多公里,经过新义州、丹东这些边境城市,可不光是通车这么简单。2020年2月因为疫情停了客运后,中朝之间的人来往少了89%,连带着贸易也受了影响。像中国出口的1.2万吨化肥、3000台农机,朝鲜出口的50万吨无烟煤、8万吨铁矿石,很多都是走这条线。现在列车恢复了,每月能多开4趟,单程时间从20小时缩短到16小时。这意味着中国援助的15万吨粮食,一个星期就能全运到朝鲜;去朝鲜帮着修平壤地铁、改造南浦港的中国工程师,来回更方便了,工作效率能提高40%。而且这条线路通了,中朝之间的人来往更方便,民间交流多了,经济合作的机会也会变多,文化交流也能更深,这对增进两国的理解和信任,作用可不小。把这两件事放一块儿看,朝鲜的打算就很清楚了,这都是冲着美韩军事同盟来的。2024年美韩的“自由护盾”联合军演,规模是史上最大的,有30万人参加,美军的“密歇根”号核潜艇还停在了釜山港,B-52H轰炸机老在济州岛周边转,萨德反导系统的雷达甚至能看到中国东北的部分地区。面对这种压力,朝鲜得在东西两边做好布局:西边跟俄罗斯搞军事合作,能把驻美军的注意力引开一些;东边跟中国加强经济合作,好顶住长期的制裁。这跟意识形态没啥关系,全是实打实的利益盘算。中国在这中间的态度也很明确:不掺和军事冲突,但要发展正常的中朝关系。2024年4月,中国外交部就说“支持朝鲜改善民生的努力”,当月就通过铁路给朝鲜运了5000吨柴油和2000吨小麦。这种实际的做法既稳住了地区的局势,也保住了自己的利益—朝鲜半岛太平了,中国东北三省的经济才能好好发展,环渤海经济圈每年300亿美元的贸易额,还得靠半岛周边海域的航运安全呢。现在全球的格局变得很快,美国想靠“印太经济框架”孤立朝鲜,欧盟对朝鲜的制裁要延续到2025年,朝鲜通过和中俄加强合作来打破封锁,既是没办法的办法,也是主动找机会。以后,随着客运列车正常运行,中朝民间交流肯定会多起来,预计2025年去朝鲜旅游的中国游客能超过10万人次,能给朝鲜带来约2亿美元的收入。朝俄的军事合作要是再加深,俄罗斯可能会给朝鲜更多的军工技术,比如潜艇的动力系统、远程火箭炮的制导技术之类的。这些变化对东北亚的力量平衡影响不小,值得一直关注着。信息来源:国际在线2025-07-16——朝鲜或将恢复平壤至北京的客运列车